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好論文136

圖片來源:公視
文/林崇熙(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

       經常審查到一些學術論文有著紮實的資料,各章節也各有其表述內容(如產業歷史、生產流程、生產器具、產業聚落、空間、民宅、文化資產普查等),但讀來卻感到枯燥無味,即nobody的我們為何需要知道這些事情;或者,知道這些事情對於我們將有什麼啟發?或者,藉由這些考察與現象掌握,將能解決當前什麼重大社會議題或學術命題?

好論文的基準可用136比例來看其組成要素:

       60% 紮實的論證所需的資料、文獻掌握(即學術行情掌握,包括既有學術研究成果的優劣、侷限、問題等)、豐富的田野觀察、現象掌握、必要的口述訪談、必要的身體實作等。以這些必要材料為基礎,進而運用相關於論述現象的基本觀點或議題,如權力、國族認同、文化治理、社會網絡、性別、全球化、政治生態學等來進一步描述相關現象。

       30% 能對學術領域的重大議題進行對話,或能對社會重大議題進行對話。從而對學術重大議題與社會重大議題的突破或解決做出有意義的貢獻,縱然貢獻很小,也是往前跨一步。更進一步地,依據此研究,要能前瞻地推演出未來努力的方向或策略。例如對於一個逐漸消散的產業或聚落,我們從產業發展或聚落發展的系統性分析將能推演出什麼前瞻性的建議?對於一直在打迷糊仗的文化景觀保存,此研究將能推演出何種有效的保存機制?

       10% 嘗試發展一些突破性的抽象理論概念、論點、主張。此或許還不成熟,也還未能成為完整的體系,但朝向抽象理論去發展,有助於視野與格局的提昇。重點在於,以此抽象理論概念將能對既有問題或現象提出什麼新的見解,或問出新的問題?此研究將能如何令人耳目一新?

       上週(編按:101年1月初)在文化研究年會上,看到一些論文有材料(例如某領域的歷史發展),也有基本觀點或議題(如國族主義、認同、性別),但卻不知道此研究是要解決什麼學術╱社會問題?或者,以此論文出發將能引領我們朝向什麼新生活發展?如此頂多只有基本功夫之60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