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書籍引介:把理念帶進教室-通識教師實務錦囊 - 編者序一

不能沒有你-把學生的學習當一回事    
                                                                            薛清江老師
圖片來源:臺灣通識網教資料庫


       台灣的通識教育有其獨特的時空背景和特色,而通識教育的理念若是要真的落實,有待身處教學最前線的通識教師的實踐。編這本書的目的,在於記錄許多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其珍貴的課堂實戰經驗,除了能將這些長期累積的成果典藏之外,希冀能給予有志於通識教育的新進教師一些參考與攻錯。

       在許多與通識教育相關的場合和文章中,常常會聽到或看到這樣的說法:「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這句話出現之頻繁,有時會讓人誤認它是通識教師的誓言了。乍聽之下,的確會讓人熱血沸騰,用來鼓勵老師們認真教學是個不錯的策略,但對應個人所處的通識教學現場,裡頭似乎少了幾個前提。

       首先,教學是個「教」與「學」的互動過程,這句話把教學的所有責任都讓老師概括承受,似乎學生千錯萬錯,都是老師的錯。我們不否定有這種偉大情操的教師存在,但這種完全忽視學生學習心態的作為究竟對學生是福是禍,仍有疑義。如果學生不願學習或學習意願低落(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後,很多學生在父母和社會對學歷要求下進入大學,他們本身的學習意願並不高),教師一廂情願地想把書教好,學生真的會領情嗎?學生不願學習,他們本身一點責任都沒有嗎?學生都唸到大學了,不讓他們為自己學習態度負責,這樣的教學策略好嗎?其次,就算老師認真教學,學生學習意願高,但通識課程中的學生來自不同學院系所,背景知識天差地遠,教師在一學期的課程中,真的有辦法教會每個學生?就算老師深具熱忱,在現今重研究績效的高等教育環境中,想在此體制結構下生存,老師們已不堪負荷,究竟還剩多少心力可以投入教學?


       基於上述理由,就教學這項工作,我們既不想無視現實而一味地追隨某些教學理念或口號,也不願將現行高等教育環境的艱難當作放棄教學的藉口。個人以為,在教學現場中,不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老師。老師只能盡量依其專業和學生屬性來規劃課程,並嘗試運用更好的教學策略將學生帶進學習場域,在此過程中,知識承載度若要融入教學活動中,學生必須學習承受該課程所具備的難度和學習阻力;換言之,通識課程不是輕鬆好過的營養學分,更不是把學生當成無法要求的傻瓜一樣,只教他們本來就會的東西或毫無難度的知識內容(這些東西他們在家看就會了)。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間具有一種「不能沒有你」的依存關係,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讓整個教學活動變得空洞與僵化。

        如果要說參與本書撰寫的諸位老師有什麼共同點,應該是:他(她)們都把學生的學習當一回事,願意在「盡量把更多學生帶起來」的教學信念下來重新設計課程與教學。這種看似簡單的特質,在現今高等教育中,更顯得難能可貴。老師的時間和心力都有限,認真教學所得到的回饙有時候和自己的全心投入不成比例,在得與失之間,他們願意這樣繼續堅持下去,展現出令人動容的通識教學專業!這種專業自信,絕非自我感覺良好的說辭,而是在培育人性上努力實踐後的真切體驗。人性有一部分就像植物,陶塑它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必須不看短期效益地持續付出心力;而不同的是,人有理性能力,能判斷什麼事物具有價值,能根據情勢來作判斷,能按照不同的目標來制定計畫。但這些理性能力常常受到人性中的情感和欲望所干擾,一位通識老師若能引領學生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和信念,與自己的生命和平相處,讓他們在挫折時不致於失意過久,在進入社會後,不會盲目地隨波逐流。如此複雜艱鉅的工作,怎能說通識教育不是一種專業呢?!

        最後,感謝黃俊儒教授的邀約,讓我有機會參與這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同時,也要感謝在教育部顧問室96-99中綱計畫中為推動台灣通識教育改革默默付出的這群人;而在本書的編輯和校訂過程中,個人也從參與撰寫的老師文章內容中受益良多,對於他們不厭其煩地熱心配合,在此一併致謝。


薛清江老師
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倫理學、道德推理、政治哲學、當代思潮、哲學與人生。長期投入並熱愛通識教學,多次榮獲教育部顧問室通識改進計劃補助,共有三門課程分別獲評為績優:電影與道德推理(961)、政治哲學與當代思潮(962)、哲學與人生(971)。97學年度更榮獲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