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最遙遠的距離-從理念到教室

圖片來源:把理念帶進教室-通識教師實務錦囊專頁
轉貼自「把理念帶進教室-通識教師實務錦囊」Facebook粉絲專頁,本文為該書之編者序。
(小編野豬)


文/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十年前,當我剛在大學任職教書時,常在許多不同的通識教育場合中,聽見有老師不解地問道:「通識教育究竟是什麼?」十年過去了,最近常聽到的疑問是:「你們這些通識理念我們都很認同,但是如何帶進教室中呢?」前後的這兩個問題,正好標識出台灣這幾年來通識教育所經歷的不同階段。


       通識教育在台灣的教學現場上至少有兩個特殊難度,除了通識教育的課室就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場域之外,另一個難度就是我們正經歷台灣高等教育中前所未有的鉅變。首先,通識教育強調「統整」與「貫穿」的精神,因此教師原本備課的難度就較高,加上在通識課室中,學生來自於不同的學院及系級,有著最大的異質性,就像個社會的縮影。教師需要能夠講述合理與動人的故事,否則這一個社會縮影會不客氣地給予最直接與真實的回應。對於現今事事講求短期績效的高教氛圍而言,準備一門好的通識課,對大部分老師來說,往往是一項付出本極高但回收效益極低的「良心志業」。

       此外,教改浪潮後的台灣高等教育概況,造就了人人上大學的生態,伴隨而來的問題就是學生之間的程度差異很大,而學校的屬性、地域及規模各不同,學生往往展現出截然迥異的特質及風格。也因此,一種抽象性與原則性的「教學理念」或「教學方法」,根本無法普遍地適用在這些不同的處境。於是乎,即便有越來越多的老師瞭解與認同通識教育的理念,但是從理念到教室之間,彷彿成了一段最遙遠的距離。

       過去,我曾經在某所大學看過一門名為「泡茶過生活」的通識課程。為了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位老師每次在課堂中準備不同的茶葉與同學泡茶、喝茶、品茶。我想如果這門課改成「泡茶與人生」,則有機會可以介紹給學生各種茶的類型與知識。如果可以進一步再改成「茶葉與社會」,則可以讓學生瞭解到茶葉在社會中的意義及用途。最終,若這門課可以規劃成「茶飲、文化與社會」,則學生可以瞭解各種茶飲背後的文化、社會意義及歷史淵源,成為一門十足稱職的通識課。這是一個極為理想化的轉換過程,只是如果一位老師願意做這樣的改變與嘗試,恐怕他需要有一段十分艱辛的付出。如果可以給予這位老師一些情境化的具體指引或參考作法,那麼對於大環境上孤立無援的這類老師而言,會不會是一個有效的助益呢?這也成了我們編寫這本書的最初發想。

       從通識理念到課室實踐,在考量學生屬性的前提下,授課教師需費心地安排教學內容、學習活動、評量機制,甚至整合各種有形及無形的可用資源。這過程中需要經歷許多細緻的轉換,是一個十分費心及專業的過程,絕非理念上的政治正確就可以擔保的。

       過去幾波的通識教育改革中,尤其在教育部顧問室所推動的「96-99通識教育中綱計畫」,就曾在「通識教育的課室實踐」下過許多的功夫,也培育出許多課程經營成效卓著的老師。在這一本書中,我們邀請到其中17位教師,針對自己過去在不同崗位上所面對的學生及情境,編寫了30篇以具體教學經驗為基礎的文章。這些作者的學術領域含括了自然科學、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所面對的學生包括公私立的一般大學、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分布的區域包括北、中、南、東各區。我們的用意很單純,希望能將這些第一手的寶貴經驗典藏起來,以便作為更多在不同領域及區域中兢兢業業的通識教師參考,更希望很多在通識教育上的努力,不會隨著教育部計畫的結束而劃上休止符。這是我們編輯這一本書最主要的初衷,也希望它只是一個開端。

       在這一個編寫的過程中,我很感謝所有參與教師的熱心投入,更感謝另一編者薛清江教授的鼎力相助。心想,如果有一天,所有開設大學通識課程的教師都能夠體會這一份工作的重要性及意義,而願意在自己的課室中進行一些「通識課程小革命」,這應該會是我們編輯這一本書最大的成就及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