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營造五感的社區參與」在通識課程的應用




圖:林錫銓老師     來源:大同大學通識中心
林錫銓
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通識課程為什麼需要融入社區參與的內容?一者在於帶入社區服務;一者在於促成體驗學習。因此,在課程活動設計上,便需在意義與形式上兼顧此二者,讓這兩項課程目的得以緊密關聯。而既然課程導入社區參與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乃在於促成學生對真實社區生活現象的體驗,那麼,如何帶給同學們豐富的「感覺」而不只是平面的「認知」,便相當重要。因此,課程活動之設計與執行也許便可以直接從所欲達到的五種學習感受著眼,進一步做深談。


壹、臨場感
       儘快把學生帶到所欲參與的目標社區,讓他們及早親臨現場很重要。在這初次參訪的過程中,老師應盡可能地呈現該學期所欲參與的課題,讓同學們產生問題意識。這是一趟開啟學生社區好奇與問題意識的參訪之旅,是一趟充滿疑問句的遊程。老師不必急著給任務、給答案或給行動方案,倒是要給出許多重要的問題引導:「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應該怎樣?」、「if …., then….」……。也可就在現場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開始初步腦力激盪。
 

       盡早把學生帶到社區現場使他們具有臨場感的用意,還在於及早讓他們融入社區的真實情境。這對於後續一連串的討論、說明乃至任務指派,均具有實質的幫助。同學們因為已具有對社區的具體想像,因此比較容易早些進入學習狀況,也才不至於浪費課堂上的憑空講解時間和心力。因此,在這一趟出訪的設計上,便要創造一些讓他們仔細觀察記錄的過程。譬如,設計一份與社區參與主題有關的觀察表單,要求學生必須用相機與用筆做記錄。透過這個過程,社區的動靜狀態便進入了同學們的認知意識之中,成為他們往後思考的重要素材線索。

       此外,社區參與的場域選擇也是重要的,至少要考量三個面向,才比較容易導入學生之參與行動,包括近便性、親切性與可行性。近便性係指社區場域最好鄰近社區,同學們可以方便到達,則參與的意願與質量會相對提高,也比較能扣合他們目前的大學生活經驗;親切性係指場域中的居民必須是歡迎師生去參與的,因為學生可以很快就敏感到社區居民的友善程度。居民們越親切,同學們會越來勁。因此,老師便須先與了解社區的需求,與社區建立良好信任關係,不宜貿然帶學生前往;可行性係指社區參與所欲達成的服務性目標必須是有可行性的,譬如要帶領學生進行社區環境之美化,要進行彩繪或某些裝置。則必須事先衡量居民的期望、接受度、課程資源與學生參與能量等等因素,確定是有可能在該場域進行的。

貳、意義感
       學生們即使是選修社區營造類之課程,並不一定表示他們對社區有多大的興趣,也會熱誠地配合自己的課程活動。相反的,多數學生是觀望的。觀望於課程要求之真假、鬆緊與多寡。尤其類此社區參與之課程活動,學生們甚至一開始便抱持某種敷衍的排斥心理。這樣的心態若不設法去除,後續的參與也多半只是老牛拖車的被動形式,不僅沒有學習效果可言,更可能是一趟負面學習之旅。

       因此,如何闡明該次社區參與的意義,包括對社區與對學生本身的意義,爭取他們的認同,甚而是對此參與產生某種隱約的使命感或意義感,便相當重要。然而,這樣的使命感並非一般的大道理,而可以只是為學生們量身訂作的活動意義。例如,當我們要帶領學生對學校鄰近店街做改造,便要關聯到學生日常生活與該店街的關係。開啟他們對店街改造的未來可能願景與想像,然後詢問他們是否有可能因為他們的參與,而帶給社區什麼小小的改變嗎?通常沒有社區經驗的他們不會覺得自己能幹什麼,此時若再給他們看看之前學長姊們所做的一些小小貢獻或其他社區案例經驗,他們便會開始覺得自己似乎也能做些什麼!

       即使無法對社區的改變產生些微的使命感,我們也必須為同學們找到參與此次社區行動的基本意義,譬如,我會跟他們說,至少他們會因為這次課程的參與,為自己創造了一次完整的「社區經驗」。至少以後人家若問有沒有社區經驗時,也可以肯定說:「我有!」。這對他們未來的升學或就業可能也會有一些幫助。就是這樣,除非同學們認知到參與此一活動對他們具有某些的內在意義,甚而產生某種使命感,否則在社區參與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同學們並不容易可以熱情投入。

參、踏實感
       對社區情境有了基本的認識、想像和問題意識,對社區的問題解決與發展有了初萌而隱約的使命感與意義感,通常同學們會燃起一些躍躍欲試的參與感,會想在那個社區場域內去做點什麼。此時,要導引他們做什麼,便是重要的活動設計。最重要的原則便是「可行性」,也就是要在考量學生能力、時間、精力有可能的條件下,設計一些難易適度的參與任務。太難,學生會不知從何著手,容易知難而退,也容易澆熄他們的參與熱情;太容易,同學會覺得沒挑戰性、不夠刺激、沒有學習價值而興趣缺缺。反之,只要參與任務難易適中、具有可行性,同學們會比較容易按部就班地循序前進,並具有社區參與的踏實感。

       對於明知道有些難度的社區參與,我會故意開玩笑地刺激他們,譬如,我會說:「哇!這太難了吧,我們怎們可能用這麼短的時間把它做出來,這太不可能了吧,如果做得出來,那真是奇蹟啊!那麼,我們就盡量來做做看吧,搞不好真的做到了!?」。這一段談話其實隱含著幾個訊息,一者是排除他們內在的顧慮、擔憂、抱怨或可能的逃避心理,告訴他們,老師其實知道這有些勉強,有些強人所難,即使做不到也是理所當然的,心就安了;接著,再引發他們放心去做做看的挑戰情緒。人們對於創造奇蹟總是會有興趣、好奇和潛在的成就期望,於是整個課程就容易進入期待奇蹟出現的微妙氛圍中。如果後續的發展逐漸具體成形,同學們會得到更大的驅動,努力共創奇蹟(對他們而言就是)。

       可行性的涵意還包括必須要有引導的設計介入,對於有些難度的參與任務,必須藉由某種示範性的教導,走在他們前面,增加他們的參與信心,並保留他們自由揮灑的空間。只要有人示範性地實踐,通常他們很快就能跟進。千萬不要期望只要做作業規定或任務指派,他們就能如你所求地去參與實現。這當中,其實存在著不少智識上與能力上的脫鉤,需要老師或助教來協助連結。通常是「7:3/3:7原則」,也就是在參與的前期老師要先加入七分力的帶領,留三分力讓他們銜接發揮;中後期則漸漸鬆手,老師只保有三分力的管控指導,留更多的空間讓學生盡情展現。譬如,期望學生發揮想像力描繪社區的發展願景,若憑空只給些原則就要求同學自己去表現,他們可能心存報怨地胡亂應付一陣,得到學習反效果。若我們先選定角度、預描底稿(請參閱下圖),再讓他們去創意發揮,可行性增加,他們便可集中心思去創意討論與表現,成效八九不離十。

肆、趣味感
       整個社區參與課程活動的目的雖然主要是定位在服務與學習,然而對同學而言,不論是服務或學習,畢竟還是為誘因有限的被動教學目標。如果整個社區參與活動的進行始終是籠罩在「課程要求」或「老師要求」的氛圍中,屬於學生自願性的熱忱投入便不會產生。而若整個社區參與是缺少自願性的投入,則基本上是難謂有深層的教學成效的。那麼,要如何讓「自願性」的參與情緒產生呢?首先,便要建立「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過程甚至比結果更重要」的教學理念與活動設計原則。亦即,老師或助教應該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參與的過程上,營造一個可以讓他們自動自發而樂在其中的參與過程,而不是一個不斷被要求做這個做那個的過程。因此,輔導者的態度便非常重要,除了某些原則的明定和把持,應該盡可能地隨和平易,與同學們建立一起行動的夥伴關係和熟絡的情感交流。儘量不要任意搬出教學權威,要耐住性子,過多的教學權威一出,整個參與過程的趣味氛圍便會大減,而進入學生等待被被動要求的沉悶循環中。「自主」與「被動」常常不共戴天,好像月亮與太陽之難以並存。這恐怕是教學者必須細細揣摩的教學藝術。

       相反地,只要過程讓同學感到有趣,許多符合課程目的性的學習成效自然會發生。但如何讓過程變得有趣呢?除了不要隨易使用教學權威以及與學生建立夥伴關係外,適度地在過程中創造一些驚奇與驚喜也是必要的。同學們就是喜愛新鮮感,不喜愛一陳不變。因此,突然請他們吃個冰棒、帶他們去看某個他們不注意的現象(譬如風大的時候臨時帶他們去稻田邊聽看稻浪)、拜訪某個社區中不起眼的人、去土地公廟拜拜、辦一個別出心裁的小活動…,總之,不要太教學目地取向、教學進度取向(或計畫執行取向),刻意放慢步調,三三八八地讓整個參與過程充滿驚奇與分享,同學們的自願性情緒便容易產生。這不是討好學生,而是軟化學習關係與活化學習想像。

伍、成就感
       整個社區參與的課程結束後,必須是讓同學具有成就感的,讓同學感覺整個學期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是值得的。而這一方面是反應在成績上,老師對於成績一定要慷慨,可以藉整體提高評分標準,對於態度有出來、積極投入的同學給予類似九十九分之類的獎勵和肯定,出席參與次數以及作業任務的達成是此類課程的重要評分準據;另一方面,則是要藉由期末的參與學習反思來清楚地提示他們:其實他們在許多方面都收穫很多,很有成就,包括帶給自己的以及帶給社區的。同學們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可能具有隱約的成就感,但透過反思引導,他們會對自己的學習成就更清楚、更肯定。在課程活動設計之初,設計者應很清楚地確立這些可能的學習成就,越清楚就越會在過程中關注引導,越能隨時為他們累積創造成就感。以社區參與活動所可能帶給同學們的成就感為例,就包括問題解決的成就、夥伴關係的成就、知識增長的成就、認識地方的成就、活動能力的成就、交朋友的成就等等。活動設計之初便必須由這些期末的成就感來倒推,在過程中細膩引導累積。譬如,每學期社區工作坊的運作,便常常可以在過程中,透過輕鬆的團隊共事,為原本陌生的不同學系學生創造深刻的友誼。

       臨場感、意義感、踏實感、趣味感和成就感,以上五感可作為社區參與類課程活動設計與執行的五個參考原則。固然,受限於課程設計上理論與實作的比例均衡,未必能多次利用課堂時間帶同學們到社區,但透過作業之設計還是可以引導他們努力去接近與關注社區,並以具體行動作課程收場。過程即結果,教學行動本身就是個不斷營造的過程,從講堂講解、參訪、作業引導、分組討論到社區實作,直到五感逐漸形成,課程目的也就落實了(課程大綱請參閱附錄一)。


林錫銓
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著有《政治美學》、《跨界永續治理》。學術專長為都市與區域治理、永續觀光治理、社區營造。跨界關注並投入大學通識教育,所教授之「社區美學」通識課程獲教育部962 971 學年度之績優通識課程計畫, 96 學年度獲績優執行團隊表揚。992 開授「地方文化與智慧社群」課程,協助教育部推動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


*相關表格、註釋因轉貼不易,詳參《把理念帶進教室》,本文轉載自該書
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