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各位朋友分享林從一老師為本書所撰寫,兼具感性與理性的序言。也請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把握機會,
圖片來源:博客來 |
有人說「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這種說法藏有真理。愛讓人們之間、人們與事物之間產生正向關聯,恨則產生負面關聯,如果能夠,我們努力趨近愛遠離恨,但無論如何愛恨都使得我們與世界有所關聯,然而,冷漠的人自我封閉,世界對冷漠的人而言不具有意義。我認為,大學通識教育的目的,正是透過知識的擴展、價值與行動的整合、以及個人/社會/文化/自然世界彼此之間多層次整體互動,協助大學生與自身、他人及世界產生各種正向關連。理想上,通識教育讓人不再冷漠,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意義。
台灣通識教育發展在21世紀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理念的澄清與制度的建構,在此時,理念的澄清主要根據人性觀、大學理想以及教育本質三個軸線鋪展開來,而制度的建構則落在組織以及課程結構的規劃及設立上。理念的澄清一方面是學術性的反思,一方面是教育界同儕彼此之間的相互說服,這些幾乎都是純理論思辨,因此,在這個階段中,理念至多落實到通識課程框架的層次上,鮮少滲透入具體課程規劃及實施中。換句話說,進入21世紀後,雖然台灣幾乎所有大學都已具備了通識教育行政及課程相關制度,同時,也少有人會公開否定通識教育的理念及價值,但是,在實務上,這些理念通常卻僅有助於課程制度的規劃及評價,通識教育的理想尚徘徊於教室門外。我們看待通識教育的角度需要調整,視野必須擴大,方能讓它進入教室、融入學生的生命中。
台灣通識教育的發展進入21世紀之後,理念探索及制度建置與突破仍持續進行,不過官方與教育界都開始意識到,通識教育目的的達成不僅需要考量結構層次上的課程佈置,同時也需要開始思考大學教育中具體的、細部的、操作性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亦即那些直接進入大學教室、面對大學生課堂經驗的方法。這促成「以知識傳承為核心」到「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高等教育轉向,而教師不再是唯一的課堂舞台主角,「以學生為中心」成為指導教育與教學的核心概念。通識教師們開始思考什麼樣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活動設計與評量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使得學生將歷久彌新的知識框架與其自身經驗、社會處境與自然環境更縝密的結合在一起,而這正是通識教育所欲培養的博雅素養。
課堂中學生的眼神是教師教學最真切的裁判,當學生們眼睛放光芒地回應教師的授課時,作為老師的我們會覺得「不虛此生」。過去,我們相信透過教授各類型「宏觀知識體系」,學生便能自動獲得「多元視角」與「宏觀視野」,但是缺乏對具體教學過程的反省,我們的教學事實上卻讓學生的眼皮逐漸沉重,常常發現只有沉浸於桌下手中的i-pot或i-phone,學生眼神才會發亮。進入21世紀之後,藉由一些公共平台,例如教育部顧問室「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臺灣通識教師開始誠實、懇切地面對課堂中的問題,相互合作、彼此學習,企圖點亮課堂中大學生的眼睛。透過觀念、態度、言語與行動的調整與擴大,課前、課中、課後師生教學具體互動方式的反省與規劃,一個服務學習設計、一個小組討論流程、一個討論題綱、一個學習反思表單、一封家書、一個社區活動、一本經典,一點一滴,逐漸橋接起教師、課程內容與學生的自身/社會/文化/世界的各種經驗,讓越來越多的學生理解學習不是生命中的難受的異物,而是豐富生命的原動力。這些通識教師點點滴滴的努力,讓原本黑暗的教室,漸漸閃爍著發亮的眼神。
本書記錄這些老師在「黑暗教室中點亮眼神」的點點滴滴。在「以課程實踐落實通識精神」的方向上,這些老師為通識教育探出了一些新路,歡迎其他老師一起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