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公民素養」如夢幻泡影?—從塑化劑、瘦肉精到勞工最低工資


圖片來源:大葉大學優質通識教育課程
文/賴伯琦(大葉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三月底,是在教育部補助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徵件的收件期限,不少公私立大學的教師們正如火如荼地撰寫計畫,希望獲得評審認同,能夠接受課程計畫補助,以推動「公民素養」之相關課程改革。在教育部徵件說明中這樣提到:「教育部為加強現代公民核心能力,鼓勵大學校院發展『統整性』及『融貫性』之相關課程及活動,特依據本部補助推動人文及科技教育先導型計畫要點,公告受理申請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本計畫為建立核心能力培養之基礎平台,著重『倫理』、『民主』、『科學』、『美學』及『媒體』素養等核心能力與各學門知識領域之有效連結,以培育具備『創新、跨領域及知識統整』等特質之人才。」教育部推動「公民素養」的理想,難道不應該獲得普遍的掌聲?

       然而,在撰寫計畫申請書的我,面對過去一個月的政府作為、公職人員的政策辯護與媒體名人的強勢言論中,希望推動通識教育的熱情逐漸降溫中。因為,我發現,即使各級學校的老師有滿腔熱情希望為台灣的教育盡一份心力,都沒有辦法抵擋政府作為與媒體言論的影響,其深且劇。

       在今年總統大選之後,國家施政隨即陷入「美國牛肉瘦肉精」的風暴中,而今天(3月26日)的新聞中,「塑毒(塑化劑)」事件又赫然再現;近日,在勞委會主委力爭「本勞外勞法定最低工資不脫勾」的政策受到撲天蓋地的責備,仍有更甚者,今天下午代理陳文茜小姐廣播節目的立委孫大千發表對於「財政部財政健全小組」即將開會的看法時,「正義凜然」地強調,只要國家有競爭力、經濟可以有發展,不要將「社會正義」、「稅賦改革」加諸於該會議的期望,同時荒謬地認為「外勞最低工資必須脫勾」是基於本國勞工薪資才可以有繼續調漲的機制,相反地,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公平」,國家將失去競爭力與國際市場,那將是國之不幸。諸如此類的言論,在媒體上,享有「政治金童」的趙少康先生,日前對於美國牛肉瘦肉精事件亦曾痛批反對進口者「要瞭解國際經貿的利益」,而獲得2010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獎「文茜世界週報」的陳文茜小姐則在電台上指責其「好友」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女士是很好的律師卻缺乏國際財經視野,才會有力爭「外勞最低工資不應脫勾」的荒唐行徑。凡此種種,上至政府公職人員、下至媒體名嘴,只要能爭取國際市場、產業經濟有幫助,何需在意「公平」、「正義」?不知那樣的言論是為「具有公民素養的社會」盡力?還是一種「禁」力?

       在當今一切以「市場經濟」為考慮,以「產業經濟」為發展,只要保住經濟產值,政府的所作所為,都是合理而正當的。就像只要可以保住美國對台灣的政治與經濟的支持,原本國家所實施的「瘦肉精零檢出」的法令,都可以因為「國際市場」的經濟利益而「昨是今非」,未來有條件開放瘦肉精牛肉進口,對於現在被嚴格執法而銷毀肉品的業者,將情何以堪?那政府今天還在苛責某些業者的產品有「塑化劑」是合理的嗎?當專家會議諮詢時提出「不是所有被稱為瘦肉精的飼料添加劑都是可以被證明是有害的」,那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塑化劑都已經被證實「一定」對人體有「無法代謝」與「不可恢復」的傷害嗎?當政府引用韓國、日本的食品標準作為我國有條件同意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的政策轉彎辯護時,不禁讓人民不解,為何不採用歐盟禁用的標準?因為國際情勢,我們必須仰賴美國的協助,所以「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嗎?如果真是如此,作為各級教師的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課程改革,將「公民素養」中的「倫理」素養所蘊含的「公平」與「正義」,經由課程改進融入各行各業,作為其的道德基礎呢?「只要有利於產業獲利、搶佔市場的行為,便是國家政策與社會規範的最高價值」,不就是這段時間政府與媒體傾力推銷的價值與觀點嗎?

       然而,真的如此嗎?外勞與本勞法定最低工資是否脫勾,難道是勞委會面對雇主資本家時,「應該讓步」就可以解決我國勞工就業與薪資的問題嗎?勞工的薪資與工作條件只是我國產業發展的唯一考慮嗎?近年來台灣的少子化與步入老年化社會等現象,產業外移造成失業人口增加,不正是台灣只在乎產業「繼續」存在的迷思所造成的嗎?本國勞工的薪資問題不正是因產業界以勞工成本增加而出走設廠、引進外勞、乃至被壓縮所產生的嗎?本國勞工面對國際經濟不景氣而帶動國內的物價上漲時,只能尋求更多工時、增加個人收入以維持家庭的開銷,因此造成幼兒照顧與教育的負擔增加、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失衡、家庭逐步失能,如此環環相扣、沈重的生活壓力與家庭教養困境,如何鼓勵年輕人「增產報國」?如何能不少子化?又如何可能避免社會老年化的壓力?不論本勞或外勞,勞工薪資的問題決不是只是考慮因應「國際經濟局勢」的問題而已,而是整個國家政策是否以「公平」「正義」的心態面對「公民」生活與未來發展,是整個國家發展政策的一個縮影。

       但是,面對國家的未來發展與「公民意識」的社會穩定性,政府的態度如何?媒體的言論又如何?當各級教師在為我國教育工作進行「統整性」及「融貫性」的教學改革努力時,政府的行政單位又再做什麼?只是一條鞭—產業經濟掛帥—的思考方式?沒有跨部會整合的政策擬定?若是如此,那目前正推動的教學改革、大學重新定位的各項革新又有什麼意義?無怪乎,在推動大學通識教育改革的當下,「大學將只是高等的職業訓練所」正在瀰漫於大學的各項改革行動中!包括今天抗議大學學費漲價的社會運動中,清華大學的學生不正是抗議「清大已經淪為竹科的職訓單位,不再是學術研究殿堂!」,「公民素養」是否終將如夢幻泡影?! 中華民國面對廿一世紀國際險惡經濟局勢與國家產業存續轉型的挑戰的此時,「公民素養陶塑」的改革構想不僅只是通識教育與專業提升的中心價值,也是政府自我改造應重視的核心工程。媒體總說馬英九第二任總統開始要追求「歷史定位」,然而,目前政府的施政表現,說是荒腔走板都嫌客氣,簡直就是毫無章法,追求這樣的「歷史定位」,難道不會是中華民國的「終極沈淪」?就像目前身受囹圄之苦的陳水扁先生,當年也曾大聲疾呼「台灣將要向上提升」的宣示,那樣地反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