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通識教育精神相關之經典引介

作者:王冠生
轉載自「把理念帶進教室」書籍粉絲專頁
圖片來源:小編野豬

      近十年來,國內大學院校積極推動通識教育革新,以教育部顧問室為核心的通識教育改進計畫,包括通識教育先導型計畫、優質通識課程計畫、以通識課程為核心的全校課程革新計畫、公民素養陶塑計畫…等等,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與資源,顯著提升國內通識教育的品質。由於關心通識教育的學界人士越來越多,因此近年有不少專書或譯著專門探討通識教育理念,分析國內通識教育的缺失與改進方法,介紹國外一流大學的通識教育制度。這些著作對於國內學界規劃通識教育藍圖、釐清通識教育意涵、建構通識教育理論、提升通識教育品質,都有相當大的幫助。本文將介紹幾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說明其主要內容,以及對於通識教育的意義。


壹、《培育人文:人文教育改革的古典辯護》



圖片來源:The Book Dictionary

    《培育人文:人文教育改革的古典辯護》(Cultivating Humanity :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系教授Martha Nussbaum的作品。Nussbaum是一位古希臘哲學專家,對於法律、人權、宗教等社會政治議題也相當關注。Nussbaum面對的是二十一世紀多元文化、全球化下的教育議題,有趣的是,其主張承襲蘇格拉底自我檢視(self examination)的精神,培養學生成為能夠進行獨立思考、關心不同族群、關懷公共事務的世界公民。

      Nussbaum在該書中提出大學博雅教育應培養的三種能力:1.批判思考的能力:批判性地檢討自己和自己傳統的能力。2.承認他者、關懷他者的能力:逃脫狹隘的群體忠誠,從世界公民的角度去關懷他人實際生活的能力。3.敘事想像的能力:站在別人的位置設想、閱讀別人的故事、了解其他族群之希望和欲求的能力。此三種能力亦是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環境下,高等教育必須培養學生具備的三種能力。根據上述思考,本書共分為八章:〈蘇格拉底的自我檢驗〉、〈世界公民〉、〈敘事的想像〉、〈非西方文化研究〉、〈非洲裔美國人研究〉、〈婦女研究〉、〈人類性行為研究〉、〈教會大學中的蘇格拉底〉。

      從本書各章節的主題可以看出,Nussbaum認為通識教育最重要目標即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這個精神是古希臘哲學留給人類的重要資產,縱使是在教會學校中,仍應該學習蘇格拉底「自我檢視」的精神,對各種主張、規範進行反思。其次,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由於人們抱持不同宗教觀、道德觀、世界觀,對性別、族群、宗教所衍生的議題,會產生許多不同的主張。因此,現代大學通識教育應培養學生具有承認多元、尊重差異、理解不同文化,尊重不同觀點的能力與胸襟。筆者認為,當我們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思索該培養學生具有何種公民素養時,Nussbaum的理論給予我們相當大的啟示。


貳、《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八門課》

圖片來源: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大學教了沒—哈佛校長提出的八門課》(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 是美國前哈佛大學校長瑞克‧伯克(Derek Bok)的著作。伯克41歲就接任哈佛大學校長,前後擔任了二十年。在本書中,伯克提出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八個重要目標:(1)良好的表達能力(寫作與溝通);(2)清晰的思辨能力;(3)獨立的道德思考能力;(4)履行公民責任的能力;(5)迎接多元生活的能力;(6)迎接全球化社會的能力;(7)廣泛的興趣;(8)就業能力。 此八項目標為大學需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而通識教育的主要功能在於協助學校養成學生的校級核心能力,因此,此八項目標亦是通識教育可努力的方向。

      全書內容包括〈美國大學的演進〉、〈教授對大學教育的態度〉、〈大學教育的目標〉、〈學習溝通〉、〈學習思考〉、〈塑造品格〉、〈培養公民責任感〉、〈迎接多元化的生活〉、〈迎接全球化的社會〉、〈拓展興趣〉、〈準備就業〉、〈改善大學教育的品質〉等章節。在〈拓展興趣〉一章中,伯克特別說明其對於通識教育的見解。伯克認為通識教育代表一種擴展智能視野、並跳脫出狹隘專業教育的課程設計,不過,通識教育並非提供廣度而已,通識教育需要注入更多的教育目標,例如加強道德思考能力、增進族群包容、瞭解在世界中所處的位置…等等。


對於如何規劃通識教育,伯克提出了四種主張:第一種為加強經典閱讀,因為經典是人類文明的核心。第二種為主題式導論課程,介紹人類生活經驗中的重要課題和領域,例如西方文明的發展、民主政治的演變、現代科學的進展。第三種為探索模式課程,重點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教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例如物理學介紹物理學家如何發現並驗證理論,歷史學介紹如何瞭解現代世界的演變。第四種為混合式課程,要求學生在人文學科、社會學科、自然學科中選修一定的學分數。伯克在書中除了詳細說明這四種模式之外,也精闢的分析此四種通識課程的優缺點。最後,伯克語重心長的指出,不論使用哪一種模式,通識教育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找到兼具學養與熱忱的老師,有優秀的教師願意投入通識課程,才得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通識教育品質。


參、《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黃俊傑教授是國內知名歷史學家,也是一位長期推動通識教育的資深學者,其除了擔任過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第二屆、第三屆理事長之外,也榮獲第四屆教育部全國傑出通識教師獎。黃教授在臺灣大學開設通識課程超過十五年,包括「傳統文化與二十一世紀」、「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歷史世界的呼喚」、「大學之理念」等課程,獲得極高評價。除了教學之外,黃教授也出版多本與通識教育相關的著作,包括《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 、《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 ,這三本書是黃教授對於通識教育思考的結晶、前後具有一貫的思考主軸,可視為上、中、下三集。


     《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是黃教授所著第一本通識教育專書,黃教授除了闡述國內通識教育的困境之外,也從理論與實務層面,提出通識教育改進之道。全書分為七章,第一章說明全書宗旨與分析架構;第二章說明國內大學通識教育的困境,並為通識教育提出定義與目標;第三章上溯中國文化傳統,闡述儒加教育思想,尋求通識教育的活水源頭;第四章從「精義論」、「均衡論」、「進步論」三種角度,說明通識教育的課程設計,並提出「多元文化論」作為臺灣地區推動大學通識教育的基礎;第五章說明臺灣通識教育的結構性問題,以及因應策略;第六章提出課程設計原則,並針對人文、社會、生命、物理四大領域,設計若干課程;第七章則提出我國通識教育願景。書末並附錄兩篇對於美國與日本通識教育考察的文章。本書於1999年發行第一版,至2008年已發行增訂四版,由於全書兼顧理論與實務,全面檢討國內通識教育之困境,並深入提出改進策略。尤其能夠立基於傳統文化,建構我國通識教育之主體性,是為本書之主要特點。在國內對於通識教育著述較為貧瘠的環境下,此書具有絕對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1999年出版《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之後,黃俊傑教授於2002年出版《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進一步闡述其對於國內通識教育的關懷。全書十一章,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念與視野」從中國儒學傳統出發,闡述「全人教育」的意涵,其強調通識教育必須與生命教育相呼應,以啟迪學生心靈、協助學生追求道德幸福感為目的。第二部分「經驗與啟示」從台灣教育的現況出發,檢視產學合作所形成的高等教育問題。第三部分「二十一世紀展望」思考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目標,以及面對二十一世紀所產生的人文與自然科學問題,大學通識教育應有的使命與任務。質言之,該書可視為《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的延續,黃教授重申以儒家傳統為基礎建立我國通識教育的主體性,並強調在專業教育之外,必須重視倫理教育與生命教育,以幫助學生心靈覺醒。此外,黃教授也將關懷視野擴展到二十一世紀,為大學教育提出建言,以因應新時代的挑戰。


圖片來源:anobii

     延續前兩本書的主軸,黃教授於2004年出版《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該書主要關懷焦點在於:大學教育如何因應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環境中的挑戰?全書九章,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與大學通識教育」闡述在以英語化為主的全球化浪潮中,本土文化遭逢重大衝擊,也容易讓學生喪失文化主體性。因此,應該建構一套以本土文化為基礎的公民教育,讓學生在面對文化霸權的挑戰時,仍得以擁有生命主體性。第二部分「大學通識教育的新境界」特別提到國內大學通識教育中非制度性的危機,包括「反知識主義」與「功利主義」,黃教授特別強調「回歸教育基本面」,作為因應危機的方法,此才得以召喚大學的靈魂。第三部分「通識教育發展的周邊環境」特別提到大學校長在通識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也強調社區大學應與通識教育相互支援。要言之,上述三本書是黃俊傑教授對於國內通識教育思考的成果集,其主張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應該以傳統文化作為通識教育的基礎,讓學生在面對全球化的挑戰時,仍保有文化主體性與人格自主性。因此,經典閱讀是通識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此外,在「反知識主義」與「功利主義」的現實環境下,通識教育應該回歸教育基本面,推動全人教育與生命教育,協助學生心靈覺醒,追求生命中的道德幸福感。


肆、《從通識教育的觀點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

    《從通識教育的觀點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 一書為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大學通識教育主任的何秀煌教授所撰寫。何教授認為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環保運動,而通識教育的核心在於文明教育與人性教育。本書一共收錄了〈教育畢竟仍是一種良心事業〉、〈良心要怎樣量化?〉、〈當教育的良心隱沒〉、〈教育理念、教育生態和教學文化〉、〈大學通識教育:理想、內涵及問題〉、〈大學通識教育:功能、範疇及種類〉、〈傳統的「通識」和通識的「傳統」--論中國的通才教育和西方的通識教育〉、〈大學通識教育往何處去?--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大學通識教育的規劃與執行--十年經驗的回憶與思考〉、〈大學通識教育的再思考--華人地區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制度、課程與教學〉、〈通識教育與現代社會〉、〈知識份子與大學精神〉等文章,為何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推動通識教育十餘年的的理念結晶。何教授強調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養成平衡的心智、健全的視野和開朗的理性,繼而涵養人性情感、發揚人間道義。而一個成功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必然隱含某種對於高等教育的哲學主張,這種動力來自於我們對於人性的期望。 要言之,本書除了從理論層面闡述通識教育的意涵之外,也從實務層面介紹許多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的制度,包括課程規劃、書院制度…等等,對於台灣思索通識教育制度具有相當的助益。

伍、《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

圖片來源:讀冊生活

    《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 由多倫多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沈清松教授所撰寫,沈教授曾擔任政治大學哲學系主任、研究所所長、學術研究與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顧問、行政院文建會委員。沈教授歷年來在歐、美、亞洲各重要大學講學,參與學術活動,對於大學的運作有深入的觀察與反省。本書為沈教授近幾年對於大學理念、大學運作、大學教育之觀察與思考成果,全書內容包括〈大學理念與教育改革〉、〈大學理念:從現代性到邁向他者〉、〈大學理念、理性發展與科技整合〉、〈價值創造與倫理重建〉、〈情意發展與實踐智慧〉、〈追本溯源:我國倫理道德與價值體系的變遷〉、〈倫理教育的人性論基礎〉、〈非哲學專長教師講授專業倫理學須知〉、〈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全球化歷程與普世倫理問題〉、〈論公民德行的陶成〉、〈生命成長與宗教信仰〉等章節。要言之,沈教授認為大學精神曾歷經三變:第一期為理想時期,第二期為實證時期,第三期為現今的企管時期。現今大學雖然仍致力於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然而為了爭取政府預算或外界補助,容易傾向於管理化、商業化的經營模式。在這樣的環境下,沈教授認為大學教育中更須重視倫理教育、情意教育、生命教育、宗教教育、公民德行的陶成。倫理教育是朝向他人、實現仁愛與正義的歷程;情意教育論及情意發展、情緒管理、道德實踐、美感藝術、終極信仰;公民德行是在公共領域中服務他者、關懷社會;宗教教育涉及中及關懷與生命意義的展現。重視上述教育主要是因為人的情意發展與倫理道德最能體現「外推」精神,尤其是在全球化的環境下,教育學生由自我走向他者、理解他者、關懷他者,才得以讓自我的成長歷程更為豐富飽滿,也才能夠維繫大學的核心理念與價值。

陸、其他

      除了上述幾本書之外,尚有許多與通識教育相關的經典著作,本文限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尤其是「教育部顧問室通識教育中程綱要計畫辦公室」推動的《教育部通識教育譯著系列叢書》,從選書到翻譯,整個過程相當嚴謹,非常值得關心通識教育的朋友參考。除了前文所介紹的《培育人文:人文教育改革的古典辯護》之外,這套叢書尚包括以下幾本:1.《通識教育課程評鑑》(Assessi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s) 、2.《通識教育課程改革》(Changing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3.《社會科學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Centennial Reflections on the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4. 《自由社會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5.《革新中的通識教育:哥倫比亞學院的經驗》(The Reforming of General Education:The Columbia Experience in its National Setting) 、6. 《傳統與創新:大學的通識教育與再整合》(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Reinteg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7.《大學的功用》(The Use of the University) 、8.《理解核心課程:哈佛大學核心課程革新》(Getting at the Core Curricular Reform at Harvard) 、9. 《課程秩序的綠洲》(An Oasis of Order the Core Curriculum at Columbia College) 、10. 《烏托邦的大學》(An University of Utopia) 。由於這些經典書中皆附有專家學者詳盡的導讀,本文在此不多做介紹,但極力推薦關心通識教育的朋友閱讀。

作者介紹:王冠生


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政治哲學、生命倫理學、環境倫理學、審議式民主理論。長期投入通識教學工作,期望透過通識教育,為學生開啟一扇生命與知識的窗口。近年來數次執行教育部顧問室優質通識課程計畫,961 「環境倫理」、972 「哲學概論」、981 「道德推理」、982 「哲學概論」、991「道德推理」等課程獲評為績優計畫。目前除了參與大學通識教育之外,亦關心兒童教育與兒童
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