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發現姓名的意義」在通識課程的應用

{通識專書分享}第二單元第六篇

*相關表格、註釋因轉貼不易,詳參《把理念帶進教室》一書,本文轉載自該書粉絲專頁

圖片說明:張靜茹老師     圖片來源:小編野豬


「發現姓名的意義」在通識課程的應用
張靜茹

壹、課程設計理念

     「發現姓名的意義」是「閱讀與書寫」這門大一必修通識課的第一個單元。課程目的是以「生命史」觀點為主軸,試圖藉由閱讀/書寫的文學領讀形式,讓學生能夠從認識自己開始,進而以自我為書寫主體,藉由自我探索、童年記憶、青春情感、家族互動、故鄉風土人情、生命經驗中曾經交會或錯身而過的人物等單元,設想作品與學生之間交揉共感的主題,開啟他們的記憶之門,從再現的過往經驗裡,淘洗出此刻的新意義,作為往前邁進的參考基礎。因此,如何讓學生了解文學不僅是單純的作者獨語、與我無關的平行課堂流程,而是可以與生命發生對話、連結和觸動思考的媒介,讓作品與學生從疏離的單向關係轉化為深層的互動關係,是本課程的重要目標。

      在此一設計前提下,第一個課程單元「自我探索」,希望能從「姓名」這個概念切入,讓所有同學都能就自己的獨特標誌,作為敘說生命故事的開場白。我們選擇《左傳》中的〈鄭伯克段於鄢〉這篇作品,作為帶出相關討論的媒介。

貳、教學活動執行流程與實例


一、教學活動執行流程


        在這門課程中,期待作品、授課教師、學生三方的有機互動。由於「生命史」書寫會涉及某些深層經驗甚至是隱私,教學時,首先要留意師生間的信任關係,當學生願意敞開心懷,用文字或口述方式說自己的故事,對他們而言,才會產生有影響性的意義;否則,就極有可能寫出虛應故事的制式作文。這是我們所不樂見的。

       基於上述考量,這門課的每個單元大致皆以下列方式進行:首先是由教師進行作品的引介動機、內容與主題相關性的解析,然後由授課老師分享相關主題的生活或生命體驗,最後則由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個人經驗撰寫。以下就以這三個步驟具體呈現如何透過《左傳》中的〈鄭伯克段於鄢〉,連結同學們「發現姓名的意義」:


(一)作品的引介動機、內容與主題相關性的解析(50分鐘)
       一開始先點幾位學生的名字。一方面是彼此認識的開始,同時也開啟關於「姓名」這個話題。姓名是每個人都有的、獨一無二的。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姓名」是「自我認同」的重要指標之一。每個人小時候都是透過他人眼光來認識自己,而「姓名」讓小朋友可以區分出人、我的差異,名字的背後也能呈現命名者的期待甚至是一段家族歷史。此一流程會讓學生們對原本習以為常的代稱有了新鮮的思考觀點。

       接著,就把〈鄭伯克段於鄢〉帶進來。授課過程中,少數同學表示,高中時期曾經讀過這篇作品。我在選文以前對此事已有所了解,但是課程設計和論述方式會與他們先前吸收到的訊息完全不同;因此,並不會產生材料重複的疑慮。首先我會請高中時期讀過的學生們說明他們從文章中學到什麼概念?通常答案有兩個:一是文章中如何以春秋之筆評論鄭伯未盡兄長教導之責?弟弟又如何僭越君臣分際?二是文中提及純孝的潁考叔如何影響了鄭伯,使母子團圓如初?

       聽完之後,我會特別向同學說明:這些角度和解讀方式都沒錯,但它並不是唯一答案。人文通識教育的精神,是希望培養大家多元思考,並且在生活裡學習到許多生命裡的事件,沒有絕對的答案,也並非所有人、事、物都可以用非黑即白的方式面對。除了談論倫理、歌頌孝道之外,還有其他解讀角度。我們選擇的就是從姓名主題切入。

       文章的原文雖然是文言文,但是講義中包含了白話文翻譯。因此同學們在上課前已經都知道整篇作品的故事大要。除了說明我將選擇以有別於以往的討論觀點外,同時點出它之所以具有討論價值,是因為在短暫篇幅中,有極具張力的情節,足以彰顯命名一事延伸出來對人物性格發展的影響。

       故事大要是:從鄭國一次兄長鄭莊公驅逐叛亂的弟弟共叔段,帶出兄弟鬩牆背後的原因,乃源於母親對兄弟二人南轅北轍的差別待遇。而其中最關鍵的是:由於鄭莊公的母親生他時難產,受了驚嚇,因此為他取名「寤生」(意即難產),並且嫌惡他,偏愛順產的次子;甚至曾經希望丈夫改立次子為王位繼承人。雖然並未成功,但是在鄭莊公即位後還處處偏袒共叔段,最終造成決裂。儘管最後母子和解,但母親自幼對兩兄弟的差別對待,就是種下禍根的主因。

       除了述說故事外,也深入剖析鄭莊公被取惡名、自幼背負讓母親難產的原罪、母親對待兩兄弟的兩極化態度、慫恿丈夫改立共叔段為太子、為次子爭權奪位,甚至是一般父母在生了其他孩子之後,老大失寵的焦慮……,從各個層面說明鄭莊公被忽略甚至遭至親背叛的心情,以及何以選擇對付他們後,又對「沒有母親」一事耿耿於懷,才會接受穎考叔「黃泉相見」的解套方法,重拾母子之情的原因。種種行止都與渴望母愛有關。缺乏母愛,曾經引發憤怒之火;也因為渴望母愛,而有了和解的轉圜契機。這些愛恨情仇的起源,都從「取名」開始。經由解析,學生們對人物心理深層理解,明白外顯行為背後這段家族故事竟然可以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也開始認同「姓名」對一個人確實可以產生重大意義。

(二)由老師分享相關主題的生活或生命體驗(20分鐘)
     「由老師分享相關主題的生活或生命體驗」的原因有二:一是和學生建立信任關係。以往老師通常只扮演解析作品的角色,然後就出題目讓學生書寫。我認為這樣的方式並不適用於生命史形式的課程。過往教育方式容易使老師與學生之間有上對下的感受,就像面對長輩,必須考慮應有的禮貌與分際。提筆時時必然有所顧忌。因此,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安全感,足以信任,才會願意說出真實感受。老師的經驗分享,就是拉近距離、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教學策略。二是同學閱讀文學經典後,可能還無法馬上連結到自己的經驗;老師的故事分享,可以當成撰寫前的參考範例,也能觸動他們的靈感。除了姓名之外,綽號、暱稱、小名都可能有很多故事可說。我會分享許多與姓名有關的兒時經驗。其中一例:

       我家所有兄弟姊妹都由爸媽取名,而且中間都有「玉」字,唯有我與他們不同,而且是由阿姨取名的。起初,我以為自己不受疼愛,所以無法得到雙親命名,心裡感覺到很難過也很不平衡,好像是不被接納的局外人。過了許多年之後,在某次與母親的閒聊中,發現一切並不如自己所想。由於父母親沒有讀過書,所以囑託阿姨為我取名。頓時間才明白:原來我的名字與其他手足們不同,代表的是特別的期許。從那時開始,我的不諒解和難過都完全不見了。

       當我與學生們分享這段真實經驗時,他們覺得原來老師也會耍任性,也會有挫折,好像對我有另一種層次的認識。可以感覺得到此時的氣氛相當放鬆,接著,就可以請同學們試著分享自己的姓名故事了。

(三)由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個人經驗撰寫。(30分鐘)
       此一主題比較適合以個人方式撰寫,因為每個人的姓名都不同。我事前會先就這個主題做題目設計,以便安排同學們做一份課堂作業。

      本單元主題雖然是「發現姓名的意義」,但是在題目設計時,可以讓討論的範疇擴大到綽號、暱稱、小名。原因是,也許學生們未曾從親人那裡聽到與名字有關的故事,可能只是算命取的;其次,討論的範圍大一些,說故事的彈性可以更多,書寫時也更容易發揮。範圍太小的題目容易讓學生不知所措,同時也要考慮這類題目或許會讓單親或從小與家長較疏離的小孩無所適從。將題目範疇拉大,除了增添更多想像空間,也能避開敏感問題或不小心可能產生的二度傷害。此外,可以特別提醒書寫時:「不需要去想文筆好不好?詞藻華不華麗?這樣的問題,心裡想什麼就寫什麼。」這是為了避免讓學生誤以為好文章一定要是歌功頌德或是煽動悲情的內容。重要的是常鼓勵他們正視內在的感受。無論是開心、快樂、困窘、尷尬、悲傷、無奈……等記憶,只要曾經印烙在生命經驗中,都是同等重要的。

本單元的題目設計如下:
1、問題一(回答下列兩個小問題之一,100-200字)
(1)你所知道的關於自己名字有什麼涵意?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為什麼?(父母、家人、長輩有沒有說過名字的由來?名字中有沒有按族譜排列的字?如果有,那個字有沒有特殊意義?)

(2)若以上皆非,你覺得你名字可以解讀出什麼涵意或來自命名者的期待?
2、問題二(從下列兩個小問題中任選一個回答,50-100字)
(1)關於自己名字或綽號的愉快或不愉快經驗
(2)如果可以自己取名或取綽號,你會給自己取什麼?為什麼呢?

參、困難與解決之道


       由於大一通識課程的學生,並非就讀文學科系,是來自各個學院的科系,比如:食品營養、企管、財務金融、資訊工程…,在他們的刻板印象中,對通識課程大致會有幾個先入為主的想像:
1、會覺得文學並非主科,不必花太多時間,只求不被當就好。
2、覺得學這些是浪費時間,不會帶來就業上的實質幫助。
3、受高中之前考試導向的國文教學及如何寫作才能拿高分的形式影響,對提筆寫東西一事深感恐懼,擔心用詞、行文不符合老師期待。

       針對這些常見的問題,如1與2,我的解決方式是:先肯定他們對自己專業科目的重視,因為這是未來求職所需的重要戰備。接著,問在場同學:具備專業知識,能否應付所有狀況?職場裡意見不合時該怎麼辦?被誤解時如何溝通?同學們通常會面面相覷。因為他們沒想過這個問題。然後我會再拋出下一個問題:和同學吵架時,可以從企管課本裡找到解決方法嗎?失戀時,程式設計有否告訴我們如何面對情傷?所以專業科目是求職所需,通識課程則提供許多專業課程之外的思考和處理方案,兩者都很重要。我們無法藉由修習通識解決所有困境,但是它可以是培養人文思考及面對問題的開端。這也是我對通識教育的期待。

       而第3個問題,除了先採取第二個教學步驟:「由老師分享自己的相關經驗」,讓學生感受到說故事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字數的設定可以先從一、兩百字做起,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再加上談自己的姓名、綽號、小名,每個人的故事都不會重複,當學生可以是寫作的主導者而不是被動者,就會慢慢建立書寫信心,也能讓授課教師不會再讀到千篇一律的制式文章。

       除此之外,授課教師可能會擔心:作為課堂實地進行的活動,若遇到對隱私較為介意的學生抗拒分享或討論,要如何應對?因為這份作業只有老師的公開分享,並沒有設計討論,只有個別的書寫;而且以名字為主題,並不會涉及太多私密事件,老師可以在每單元中給學生一個觀念:還沒準備要面對的傷痛事件,不要勉強自己去談,只談想跟老師分享的故事就好。在建立心理建設和給予安全感的前提之下才讓學生寫。此外,延伸題目的設計有「愉快或不愉快」經驗,意指能擇其一來談,當題目範疇具有開放性彈性時,抗拒的部分就可以降低。在過去幾次實際授課過程中,都沒有遇到這類問題。

肆、結語:成果與運用


       關於「發現姓名的意義」,我在設計前述延伸思考的題目時,背後的考量如下:
       第一大題的第一小題可讓同學們重新思考名字對自己而言的意涵,以及回溯父母或家族長輩曾經有過的正面期許,有助於讓成人的心變得更為柔軟。第二小題則是讓那些未曾按族譜排列,或無法從長輩那兒聽聞命名意涵的同學們,能透過自己之聯想,找出名字的正面意義。也讓同學們思考,喜歡自己名字與否的原因何在?後面是否有什麼故事可說?如果喜歡,有助於讓學生們在自己身上多發現一個值得認同的標誌,對增加自信心有幫助;或者能回想起,是否曾經有某部分的不喜歡,是來自於兒時不了解實況的誤解?

       第二大題中的第一小題是讓同學們經由名字或綽號的相關回憶,了解自己在意哪些事?又對哪些不愉快已經能雲淡風輕。第二小題是讓學生們以現有的年齡及對自我的認知,發揮關於命名的想像力。

      透過姓名這個主題,許多同學追溯了父母當初命名時對子女的期許,重新感受雙親的愛;透過關於名字諧音帶來的眾多笑話,可以看到他們學習自我解嘲的心路歷程。這些都是可以多鼓勵學生看到自己獨特性和建立寫作自信的切入點。

張靜茹
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為台灣古典文學、傳記文學與個人生命史、台灣現當代文學、心理分析與台灣小說。所教授之「臺灣文學欣賞」課程獲教育部961學年度之團隊型通識課程計畫補助,並獲評為績優;「閱讀與書寫」課程獲教育部981學年度個別型通識教育績優計畫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