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小編加菲 |
大學自主治理是長久以來一派高教自由化人士推動的目標。然而,在教育部後續的推動之中,不單將大學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全數抹殺,還讓財團有將黑手伸入校務行政的機會。
大學不是為了財團服務,也不是生產職場新鮮人的預備工廠 。一個權力高過校務會議的「自主治理委員會」,不單使得大學本身將人事、行政、財務的權力全數交出,連系所的營運和學術的自由度,也會受到程度甚深的影響。
最悲哀處,莫過於五年五百億成為教育部威脅利誘成大的籌碼。這是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的原意嗎?教育部諸公能否給我們一個答案?(小編碩班生-加菲)
觀念平台-大學自主治理 一場幻影?
2012-06-01 01:19 中國時報 【周平】
教育部刻正選定國立成功大學與金門大學為試辦學校,積極推動「大學自主治理方案」。教育部曾以五年五百億為餌,強求成大接受法人化,校務會議投票時,校方還表示是「含淚投票」。此番,正在密集地於成大各學院舉行自主治理說明會,並責成該校八月時通過此案。
然而仔細檢視其方案內容,筆者強烈懷疑,這是一個國家官僚系統與學校最高行政主管間卸責與營私的共謀。名為「賦予大學經營自主權,提升機構競爭力」,實則助長企業財團介入校務行政,使學術的自主拱手讓給了外部的市場邏輯。所謂的「引進多元治理,強化內外績效」,實無異於將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大學,以偷天換日的手法,轉向私有化和商品化的學店。最終結果是,大學將由產官學利益集團治理,以公司化的成本效益和績效主義作為資源配置和知識教研生產 的原則。這將嚴重傷害大學的資源分配正義、教師的勞動條件和尊嚴,以及教授的學術自由。
根據「自主方案」規畫,成大將成立「自主治理委員會」。仔細審視其組織、職責與選舉原則,我們發現這個委員會的權限必將凌駕於校務會議之 上,造成校園民主的向下沉淪和大學自主性的流失。例如,十九人組成之自主委員會中,只有八人來自於成大,十一人來自於校外。外力介入,則何來自主可言?
該委員會八大權限為:校長遴選、續任及解聘權;學雜費審議權;大學招生審議權;系所設立審議權;校務評鑑參與權;校務發展計畫議決權;校務預算議決權;彈性薪資機制議決權等。這奪取了大學法原本賦予校務會議的權限,使校務會議架空,致校園民主淪喪成為市場的傀儡。
現有的方案規定「校務會議若欲否決自主委員會的決議,必須由五分之一代表提案、四分之三出席、出席代表四分之三多數決否決之。」使得校務 會議作為自主委員會的制衡機制蕩然無存。解散自主委員會的門檻亦同樣極高。這使得自主委員會成為難以制衡的集權機構的風險大增。
為增加自籌財源比例,可以預料成大將向企業和財團招手,寧願淪為營利事業的研發單位。可以預料,自主委員會中的校友代表(四人)和企業及 社會公正人士(四人)中,將有高比例的財團企業主。校內的學院科系組織發展之增減或裁併,將以其在市場中的創收能力為判準,使得原已惡劣的「重理工、輕人文」現象更加雪上加霜。對教師的績效評量和獎賞亦將以企業管理的方式執行,導致研究成果「重量不重質」的亂象日益惡化。此外,為了節流,成大勢將大量聘雇 兼任、專案或約聘的教師或職員,成為不折不扣的「血汗大學」。
筆者認為,自主治理方案是新自由主義和新公共管理主義的合體。它的終極目標是,小而強的國家除了緊握核心權力與資源配置權外,解除大部分 管制,強推市場機制使之全面接手教育。其結果是,政府將逐步凍結其對公私立大學的資源挹注,讓以營利為目的私人公司主宰大學。這將會是一場巨大的教育災 難。
(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主任,台灣高教工會理事)